笔趣书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小说 >梅山故事之亡命天涯 > 第93章 热情迎接

第93章 热情迎接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操少波一行顺利抵达艾克拜尔村。

这个村子依山傍水,景致很好,村头村尾种植着成片成片的杏子林,一条潺潺的河流绕村而过。站在村口了望,可以看到远处的皑皑雪山和如茵的草地。

朱有信多次来此地考察,熟悉得很。

一行人下了车,朱有信站在村口,兴致勃勃地对操少波和扎赫姆说,开发铜矿最重要的是水源,需要大量的水源。没有水源的话矿石的处理和提炼将是个大麻烦。艾克拜尔村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,是艾娜克矿区周边最适合开矿的所在。

村里的大毛拉适时地出现了。带着一群老少袍子,大步流星,春风满面。

阿富汗是个闭塞的国家,虽然给英国人殖民百年,但是乡下地方很难普照“民主之光”,民风依旧保守得很。

英国人殖民的利器主要有三件:一是基督教,二是枪炮,三是民选体制。英国人就靠着这三样宝贝横扫全球建立了庞大的日不落帝国。

基督教用来洗脑,归化顺民,传播西人的价值观,维护英国人的统治。这套东西在非洲很管用,黑人没啥文化传承,民间笃信巫术,很容易被工业文明的“魔法”弄晕头。据说非洲人第一见到飞机从天而降都吓尿了,直接把白人看成了上帝的使者。

但是阿富汗的穆斯林不吃这一套,他们有自己牢不可破的宗教思想。19世纪末期阿富汗王国牛逼得很,三次打败英国佬。所以,对于欧美白人,阿富汗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,一直有着传统的敌视。据说阿富汗人第一次看见飞机从天而降,认为那是异教徒制造的邪恶的铁鸟,操着弓箭和火枪要弄死它……

时代在发展,毛拉和阿訇的思想也与时俱进。他们见识到了美钞的威力,见识到了工业文明的先进,也找到了中亚民族最具安全感的合作伙伴:中国佬。

艾克拜尔村的大毛拉就是个中国迷,和朱有信是好朋友,他用最隆重的仪式欢迎中国客人。这种仪式被称之为:dastarkhan。直译叫“达斯塔尔汗”。

大毛拉在村口叽里咕噜一通朗诵,几个袍子走过来,给操少波、崔宇峰、白如雪几个人齐齐披上一条羊毛披肩,和藏族人赠送的“哈达”仪式有些类似。

操少波笑吟吟地问朱有信,这是什么意思?

朱有信说,这个东西叫patou,中文叫帕头。象征着部族最高贵的礼仪,这是把咱们中国人当成好朋友了。

操少波说,既然如此,看来咱们今天的生意有得谈了。

朱有信连连道,波总,有得谈有得谈。我们只要披上了这个帕头,就和大毛拉成为了好朋友。以后还一起开矿,那么在阿富汗打架他会替我们出头的。

扎赫姆是地道的普什图人,他没料到塔吉克人会用这么高规格的礼节迎接他,甚为感动。当下走到大毛拉面前不住地贴脸,行着“拿手礼”,嘴里也不停地咕噜着。

达杜拉在一旁给大家翻译:扎赫姆向塔吉克的大毛拉致以最诚挚的问候,穆斯林兄弟的友谊像神圣的诺克沙峰一样牢不可破。

诺克沙峰?操少波不解。白如雪说,那是阿富汗最神圣的雪山圣地。扎赫姆的祝词很有诗意。

操少波扶了扶眼镜,说:“朱总,那我不是也得吟诗一首?”

朱有信说:“这个可以有。”

操少波清清嗓子:“白秘书,注意翻译我的话。”

操少波风度翩翩地走上前,也和大毛拉行“拿手礼”。操少波朗声道:“高高的珠穆朗玛峰连接碧穹,兴都库什的雪莲花迎着东方的暖风,中国和阿富汗兄弟情谊像雅鲁藏布江奔流不息……”

崔宇峰汗毛微竖,这种现场表现力估计滕书铭也自叹弗如,操总果然有他过人之处。

朱有信悄悄地道:“波总水平高啊,珠穆朗峰硬是把诺克沙峰比下去了。咱们那是世界第一高峰。”

崔宇峰只好说,是是,波总水平高。

操少波饱含诗意的祝词果然在现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,袍子们登时齐齐欢呼起来。大毛拉咧开大嘴,脸上露出笑容,手一挥,几个穿着民族服饰高挑明艳的女孩儿走上前撒着花瓣儿……

操少波带着众人,在大毛拉的引导下昂首挺胸徐徐进入夹道欢迎的现场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