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1章 天子南巡 25(1 / 2)
德王自焚家中。
谁最慌。
当然,是跟着他一起去朝见皇帝陛下的鲁王,衡王了。
这俩哥们,听到消息后。
天都塌了。
而且,这个消息来的也太快了,他们各自回到封地王府,屁股还没有捂热呢,关于德王放火,世系被移的旨意,就到了王府。
皇帝陛下不会以为,这是他们三个人商量好的吧……
或者说,不会觉得,是他们两个老家伙,一句不要怕他,别丢份,给你写安分守己就是侮辱你呢……
这种言语撺掇着年轻一些的德王,故意给皇帝难堪吧……
两人分别亲笔手书,直接就给送到济南去了。
在奏疏中,两人与德王划清界限,说了什么,皇帝陛下,您别看着我们的封地都在山东,可我们根本就没有打过交道,这次一同去济南朝见您,也没有经过事先沟通,只是瞧着您到了山东,我们应该去跪迎一番。
随后,便是对德王的怒骂……
到了,最后,的最后,才开始请罪……请什么罪呢,原来在济南的时候,皇帝陛下还没有到济南府,三个亲王坐在一起喝了一顿酒,聊了一番王府总管太监的事情。
这个就多少有些串联之罪了。
而等朱翊钧看完两人的请罪奏疏之后,御笔写了两封回信。
不是圣旨,只是回信。
但却用的是丝绢,这个,是能够长期保存下去的,而朱翊钧在这两封回信中,用极浓厚的笔墨写了自己的委屈……
“朕巡幸济南,召见德王,观其仪度尚可,亲书“安分守己”四字,望其谨守臣节、拱卫社稷。本欲以皇恩化其忠悃,岂料逆子狼心狗肺。竟指使其党羽夜闯行宫,纵火焚殿,待擒获逆贼,那德王见事败,竟自焚谢罪,妄图以一死脱罪……”
“他为朕族兄,赏赐优渥、恩宠有加!何曾亏待于他?如今竟行此悖逆之事,置皇室颜面于何地?置祖宗基业于何地……”
“朕如今满心悲戚,那德王逆举,遭受恶果,史书之上,亦要将此等污名加之于朕身。朕贵为天子,却要受此等屈辱,实在痛心……”
“朕对德王仁至义尽,他的错处,朕本可包容一二,可如今他一死了之,反倒让朕背上这陷害族兄莫须有的罪名……”
“朕受此大冤,却难辩清白,朕实难咽下这口恶气,天下臣民皆当知晓朕的冤屈,朕又该如何自证?鲁王你且说说,朕该如何才能让这天下人知晓朕的心意?”
而给衡王的回信内容,也大概如此。
两个亲王的奏疏送到济南不到一日,皇帝陛下地回信就到了。
他们两个人看着信中内容,全是皇帝陛下的委屈,二人看了数遍,都没有发现宽恕自己的词句,当下,只能继续请罪……不过这次请罪的奏疏,石沉大海,皇帝没有回复。
而后,朱翊钧第一次下旨,处理德庶人事,御驾在济南待十二日……整整多了六天,一方面是因为要处理德藩后续的郡王……另外一方面,他也想看看能不能遇到自己的夏雨荷……
一时之间,各地的德王世系郡王,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呢,就被锦衣卫,禁军率队给围了……
泰安郡王正于府中抚琴,一曲高山流水方起,忽闻府外马蹄声急。
未及起身查看,便见数十锦衣卫如狼似虎般闯入,铁甲寒光映得满室皆寒。
为首之人冷着脸展开圣旨,声如寒冰:“泰安郡王听旨,德王谋逆,汝同出一脉,难辞其咎。着即刻革除郡王爵位,贬为庶人,圈禁中都……”
泰安郡王手中琴弦应声而断,面如死灰,他看着来者,怒声道:“你们在胡说什么呢,谋逆,我们谋谁的逆……大明朝都是我们朱家的……”